close

 

別人眼中看似輕輕鬆鬆數學就拿高分的我,

其實也有過一段極努力的日子... 

 

一般人只看到他人成功的一面,

卻忽略了在成功的背後,

成功者所付出的努力,

就像我與數學的緣!

  

小時候 我就很喜歡數學。

 

課堂上老師怎麼教數學,

我沒有特別的印象。

 

只記得,

老師每一節下課前都會出幾題數學考我們。

 

而我對自己的期許是,

當老師題目出完之後,

我能在老師轉身面向我們時

就將答案算出來。

 

事實上,

我也幾乎都能夠做到。

為此,

我深以為傲!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

那是個可以體罰的年代。

六年級時,

全班六十八位同學,

除了我之外,

每個人都曾被老師打過。

 

所以,

在數學課堂上,

只要老師教到比較難的部份,

同學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說:

叫李秀蘭回答。

 

哈!大概是想

如果我答不出來,

就可以藉機叫老師打我吧!

(事實上同學們感情很好的!)

 

小學月考前,

我從沒有讀過數學,

卻每次都能拿到很高的分數。

 

國中一年級,

仗著自己小學的數學底子,

除了作業,

一整年下來也不太算數學的,

但成績還保持得不錯!

 

國二的數學不一樣了,

很多是新的概念。

 

恰巧 數學老師是我的師丈,

年輕、熱情、上課挺活潑的,

因為師丈,

我對數學的熱愛又更上一層。

 

師丈是升學班的名牌老師,

多得是用不完的數學參考書與題庫卷。

 

我的家境不佳,

參考書是師丈送的。

題庫卷更是無限量供應。

 

他說,你儘量寫,

寫完了我再拿給你,

就這樣 國二這一年,

我極盡瘋狂的算數學。

 

每天,

把各科作業完成後,

就是我跟數學約會的時間。 

 

少則百題出頭, 

多則近兩百題, 

幾個鐘頭下來,

絲毫不覺倦意。

 

難題解出後

可以興奮到睡不著覺!

(那個心態大概可以媲美現代年輕人打電動的闖關心理吧!)

 

國三畢業典禮後,

因為聯考日子還沒到,

升學班的學生每天會準時到學校讀書。

 

導師的安排方式是,

一整天專攻一科,

下午放學前考。

 

念數學、考數學的那一天,

必是我最悠閒輕鬆的時間,

可以一整天沉浸在小說的世界裡。

 

直到 ㄎㄧㄚ ㄎㄧㄚ 的高跟鞋聲音響起,

導師準備來發考卷了,

我才把小說收起來,

拿出數學假裝很認真的讀...

 

考後結果最令同學氣結的是,

他們念了一整天的數學,

還比不上我看了一整天小說!

 

事實上 我很清楚,

這是過去一年多來奠定的基礎。

 

我對數學題目的理解與精熟,

展現在五專考試上,

整份考卷幾乎未動用任何計算,

讀題後,在腦中轉一下,

答案就出來了。

 

更巧的是,

那一年的師專各科考題,

數學科特別難。

 

我的國中同班同學,

考上北一女,

師專卻落榜,

就是敗在數學。

 

考上師專後,

有好一段日子的年少輕狂、叛逆,

我的心開始放逐!

 

對考試也顯得不在乎,

包括我最愛的數學。

 

我試著考在六十多分,

不超過七十分的範圍,

因為不及格要補考,

很麻煩;

不到五十分得死當,

暑假還要重修,

更累!

 

數學, 

就這樣被我擱著。

 

直到畢業任教兩年後,

參加台北市教師甄試,

在所有考試科目中,

數學是唯一沒有練習就上考場的,

我靠著國中的數學精熟度應試,

結果 如願考上台北市教師。

 

民國九十五年,

也是任教生涯的第二十一年,

我參加附小教師甄試,

在所有考試科目中,

數學仍然是唯一沒有練習就上場應考的,

當天數學試卷大約花十二分鐘左右完成,

結果拿到滿分。

 

寫到這裡,

也許有人會想,

那是因為你聰明吧!

 

我沒有測過智商,

就算小時候有測我也不知道,

老師未告知。

 

但我知道自己絕非天才,

我只是一般正常的人。

 

別人眼中看似輕輕鬆鬆數學就拿高分的我,

其實也有過一段極努力的日子,

數學是理科,會了就是會了,

那是一種能力,

時日久了也不會回到零。

 

所以,

如果孩子們學到的不儘是知識,

而是能力,

那麼,不論間隔多久,

相信都有派上用場的一天。

 

只是,

身為老師的我必須時時自問,

教給學生的是否真的是他們帶得走的能力?

 

 

後記一

 數學成績好的人, 

 在當了老師之後, 

 很容易犯的毛病是, 

 以為每個孩子如他一般,

 一教就會, 

 事實不然! 

 若觀念沒有改變, 

 不僅老師辛苦, 

 學生壓力更大。

  

後記二 

 雖然我的數學成績不錯,

 但只要扯到錢,就一個頭兩個大。

 不似學生,數學不會的,

 只要拿錢當例子,多半就會了,

 難怪布題要儘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哈!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蘭兒 的頭像
    蘭兒

    李秀蘭老師的成長與教學心路

    蘭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