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博之旅,
幾乎已成為本校五下校外教學的既定行程。
如何讓一場看似玩樂的校外教學,
也能玩出名堂,玩出多元能力?
說到玩,
沒有人不喜歡。
附小家長社經地位高,
孩子們出國旅遊的機會不少!
但也有一些孩子,
截至高年級為止,
不曾離開過花蓮。
因為如此,
五年級下學期的綠博之旅,
坐火車到外縣市的校外教學就更讓他們期待與雀躍!
這也是
六上宿營與六下畢旅的暖身操。
校外教學的前置作業(以小組為單位):
1.至電腦教室查閱綠博有哪些主題館?
2.小組成員分工詳閱該主題館。
3.組內成員分享該主題館的主要展出重點。
4.討論綠博行當天的責任分工與用具攜帶。
5.初擬全開海報草圖(含主題、內容及版面設計)
校外教學當天(仍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四人)
6.實際走訪各主題館(叮嚀~留心主題館內的文字說明)
7.照片可儘量拍,但要知道為何而拍
(無相機者可與同學協調尋求協助,最後每人至少要有二十張照片)
玩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8.回程時~孩子們也沒閒著
9.整理筆記、篩選照片...,大家都很忙喔!
10.回家後由負責人將選定製作海報的照片送洗。
11.當天回家作業:完成個人負責的主題館之參觀心得
回校之後
12.利用彈性課程:分組製作全開海報
13.下圖為海報製作前的提示與指導,需確認各組都明白才開始實作。
14.下圖左側為各組「交件」與「善後」時間之記錄。
口頭報告
15.導師以電話邀請家長擔任各組口頭報告評審
16.分組報告前之禮儀指導、責任分工(每個人都要負責一部份)
17.共分七組,每組報告時間5分鐘,包括回應評審的問題。
18.評審彙整該組各項得分,書寫一項肯定與一項建議。(時間三分鐘)
19.組內利用此三分鐘時間,進行前一輪報告的檢討與改進並作調整。
20.評審講評(舉兩屆學生為佐證資料)
下圖一為97-98學年度之評審講評
下圖二最後一列左起六張照片為99-100學年度之評審講評
21.彙整評審建議提供各組參考
除了海報製作、分組口頭報告之外,
還有個人作業,
每人上傳二十張綠博之旅的照片至網路,
依時間或動線排列,
利用圖片敘說,
介紹自己的綠博一日遊。
22.導師說明及指導照片上傳路徑及圖說重點
23.實作:孩子們依導師指示路徑上傳照片並進行至少二十字的圖說。
24.互助:有困難者可請同組的同學指導,若該照片非自己拍攝,需註明拍照者。
25.互評:進行質性評鑑,給同學一個優點肯定與一項具體建議。
(評鑑前需先閱讀之前評鑑人員的留言,不重覆同樣的優點與建議)
26.自評:他評結束後,詳閱同學們的回饋,再進行自我省思與評鑑。
27.各項評鑑分數統計
28.作文教學:綠博一日遊。
29.想一想:這趟緣博行,孩子們結合、習得哪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