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4.jpg  「關懷」就從身旁做起,

  從每日與你朝夕相處同窗共硯的同學做起吧!

  或許今日你眼中不起眼的他,

  來日將因你生命大放異彩呢!

  

資料來源:朋友寄來的mail

本文主題: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

 

有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

因為

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

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

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

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些樹苗,

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子前,

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

 

父親對孩子們說,

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

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

但看到兄弟姐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

不知怎麼地,

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

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日死去。

 

因此

澆過一兩次水後,

再也沒去理它。

 

幾天後,

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

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

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

與兄弟姐妹們所種的樹相比,

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

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愛的禮物,

並對他說:

從他栽的樹來看,

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

小男孩慢慢地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

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

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

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

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

何不看看自己種的那棵小樹?

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

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

 

頓時,

一切他都明白了,

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

 

他返回房間,

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

那瘸腿的小男孩盡管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

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孩子們:

  結合國語第二課神奇的藍絲帶,我們也在班上展開為期一週的關懷行動,雖然老師並未頒給大家有形的藍絲帶,但主動表達善意以及將真誠的讚美送給周遭人的行動,卻是只要有心便可達成!

  富蘭克林•羅斯福雖身有殘疾,卻因父親愛的養料,使他的人生觀從悲觀轉樂觀、從谷底向上爬升,父親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生命中的貴人,你呢?

  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小小的關懷舉動,也有可能讓你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關懷」就從身旁做起、就從每日與你朝夕相處同窗共硯的同學做起吧!或許今日你眼中毫不起眼的他,來日將因你生命大放異彩呢!

秀蘭媽咪書於關懷行動之後感102年9月20日

 

學生作品~正面(文本閱讀以及自我進行理解監控)

圖片1.jpg

 

學生作品~背面(作業全貌)

圖片2.jpg 

 圖片3.jpg

 

 

學生作品~背面(閱讀全文後腦中最深刻的畫面)

圖片5.jpg

圖片6.jpg

 

 

學生作品~背面(局部作業一景)

圖片7.jpg

圖片8.jpg

↑ 我沒有身體上的殘缺,但是我也曾經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到。

  「我就是沒有辦法做到!」當我不想做的時候就會這樣想。......(表省略)

  我應該要向富蘭克林學的地方,放開負面想法,試試看,不要放棄自己。

 

學生作品~背面(想法、心得或體會)

圖片10.jpg

圖片12.jpg

 

↑ 原來富蘭克林從小跟我以前一樣害怕,不敢和其他同學玩耍......(表省略)

  我現在也能夠和他一樣,讓心胸不再狹小,

  更能夠關心別人,為同學多付出一份心。

圖片13.jpg  

 

後記1:秀蘭對「佳文」與「班級經營」之想法

高年級的孩子,

成熟早的,已漸入青春期,

對於師長的言之諄諄,孩子們則聽之藐藐;

甚至

對眾多沒有彈性空間的規矩總是陽奉陰違。

我深知「理說多了情就薄」,

為此,

大約自十多年前起,

我習慣運用「佳文」跟孩子們分享,

「它」每次出現的時機,

必然和敝班近日的班級氛圍或學生行為有關,

可別小看這佳文的影響力喔!

曾經有學生這麼對我說:

老師,為什麼你總是了解我們需要什麼?

因為我愛你們呀!」我如此回應著。 

 

後記2:

 一篇篇佳文帶給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絕不是僅從學習單的字裡行間進行評估。

 本來的用意只是藉著小故事分享一些人生哲理,

 但 附帶的 卻是

 因為孩子們喜愛閱讀佳文,

 用心於佳文上老師的學習步驟引導,

 所以 間接的,

 也提升了他們的語文能力(閱讀及寫作)。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蘭兒 的頭像
    蘭兒

    李秀蘭老師的成長與教學心路

    蘭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